【下集】8個你不知道的睡眠事實!不睡覺可治憂鬱症!不睡覺會變醜!

上篇說了人不睡覺的極限還有一些案例,如果還沒看過上集的,可以先看了再回來,這樣才會比較連貫喔。好,今天接著講「睡眠剝奪」。人不睡覺會發生什麼事?關於睡眠剝奪的實驗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說到睡眠剝奪實驗,也許你會聯想到紅遍全網的蘇聯的可怕睡眠剝奪實驗吧。但今天我並沒有打算講這個,因為這個實驗網絡上已經很多了,而且也有人分析實驗並不存在,可能是虛構的,只不過是個都市傳說。今天我們不談這個,我們來看看真實的睡眠剝奪實驗到底是怎樣的。

快速目錄

5. 睡眠剝奪 美容覺

大家應該都聽過「睡眠可以美容」、「睡眠能讓你變得更有吸引力」。有些人認為這些話只不過是一種鼓勵人們睡覺變得更健康的話語。事實上,睡眠可以美容是真有此事喔,是經過研究和有理論根據的。在我們睡眠期間,對我們外觀有5個重要的影響。

睡眠剝奪,美容覺,睡覺

1. 膠原蛋白

在我們睡覺時,體內會釋放一種生長激素,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膠原蛋白越多,表示皮膚會越有彈性光澤,同時阻止細紋、皺紋和粗大毛孔的出現。想要嬰兒臉蛋,就要有好的睡眠。

2. 膚色

睡眠期間,體內的血液也會更多的流向皮膚組織,把更多的營養物質輸送到皮膚裡,讓我們身體的膚色變得容光煥發,第二天臉上才會更有氣色和紅潤。如果睡眠不足,臉部血液循環會變慢,皮膚則會相較黯淡無光,整個人就看起來髒兮兮的。

3. 頭髮

頭髮的生長需要血液中的營養、維生素和礦物質,只有在睡覺時血流量才會增加,促使頭髮得到更多的養分,增強髮質避免脫髮、枯燥、斷裂等等。而睡眠不足也會導致壓力荷爾蒙的升高,也是導致脫髮的另一個原因。

4. 黑眼圈

熬夜不睡覺出現黑眼圈是眾所週知的事情,不過不睡覺眼睛出現的問題還多著呢!當臉部的血液無法在睡眠時流通,水分和廢物就容易囤積在眼睛下方,就可能造成明顯的眼袋、水腫,又或是眼瞼無力和眼窩凹陷。眼睛通常是人最先注意到的地方,想要好看、眼睛就不能難看啊。

5. 肥胖

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的控制食慾,這是因為睡眠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生長素釋放肽(ghrelin)。所謂「生長素釋放肽」通常被稱為「飢餓激素」。當「飢餓激素」高時,人們就會產生食慾、想要吃更多的東西,即使飽了也還會有食慾,導致熱量的囤積。當不睡覺時,生長素釋放肽會升高,人就會想吃東西。想想你是否在熬夜時,常常會感到肚子餓呢?

當然現代的人為了工作賺錢,熬夜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所以市面上就有很多保養品、化妝品儘量保持自己的容貌。不過,再好或昂貴的化妝品,還不如自然輕鬆的美容覺好。不花錢又健康,何樂不為呢?


6. 睡眠剝奪 會變醜

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都只是理論,我們還是來看實際的。在2010年,瑞典斯德哥爾摩有一項實驗研究睡眠剝奪是否會變得不健康、更沒有吸引力。實驗找來了23名參與者,讓他們分別正常睡眠8小時和剝奪睡眠,31小時不能睡覺,然後給兩種狀態拍了個照片。

接著,再找來65名觀察者,要求他們對照片裡的人進行評價。照片是隨機呈現,觀察者並不知道哪個是正常睡眠和哪個是睡眠剝奪時拍的。結果所有人都指出,睡眠剝奪的那張都感覺不健康、更疲勞和吸引力更弱。也就是說人類對疲勞的特徵是有一定的敏感度,像是下垂的眼瞼、黑眼圈等等。儘管也許不仔細看並不會直接發現,但總能察覺對方不夠吸引。

睡眠剝奪,美容覺,睡覺

維C:那為什麼不睡覺就不夠吸引力呢?

同樣在瑞典2017年也有類似的睡眠實驗,這次找來了更多的人,122個觀察者,對25個參與者在2天不睡覺後的照片進行評價。結果不意外,一樣是睡眠不足的人給人的感覺更不健康、更累、更不吸引。

不過更有趣的發現是,評估者也表示更不想與這類人交往。這是因為人身體或臉部特徵也會影響人們潛在的好感度。例如健康的膚色和走路的速度影響人們對健康的判斷,眼睛的張開與明亮度間接提升一個人的吸引力和智慧,皮膚的狀況和身材的肥瘦潛在評價一個人的好壞。

不難理解,人類都會傾向於積極品質的人,自然被這種狀態給吸引,尤其在人際交往關係中。而睡眠不足自然與它們背道而行,一身疲倦的身體、暗淡的皮膚,帶著重重的眼袋、深深的黑眼圈,看到的人都懷疑他是經歷了什麼才會變成這樣。

而人們更不喜歡疲勞的人,原因是疲勞原本就是一種健康不佳的典型症狀。人類天生就有避免疾病的反射行為,避免自己被傳染,所以自然不想與看起來疲憊的人交往,更不用說睡不夠導致的「不好看」了。

好,如果以上都說的太複雜了,簡單來說就是不睡覺的你,在別人眼中會顯得更醜。也許也是你交不到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其中一個原因。


7. 睡眠剝奪 治療憂鬱症

對,你沒有聽錯或看錯,不睡覺可以治療憂鬱症。當然就像前面說的,不睡覺對一般人來說會造成許多不良影響,但對一些憂鬱症、躁鬱症患者卻有不一樣的效果。一整晚的睡眠剝奪可以達到60-70%的時間症狀改善,這聽起來有點違反常理對吧?在2015年《當代精神病學報告》中就有提到,操控睡眠的療法能夠顯著的改善憂鬱的症狀,不過並不適用於所有患者,比如老年人或一些認知障礙的病人,而該療法也必須在有臨床醫師的監督下進行。

那為什麼睡眠剝奪可改善憂鬱症呢?這方面並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某個推測是這樣的:在我們大腦中有一個叫視交叉上核的區域,當日光透過眼睛傳到這個區域時,視交叉上核會根據日光的強弱來判斷現在我們處在什麼時間,體內應該怎麼配合環境運作,例如到什麼時間該吃飯、到什麼時間該休息、到什麼時間該醒著等等,是一種體內的生物鐘。

睡眠剝奪,美容覺,睡覺

而研究發現,在罹患重度憂鬱症患者體內的生物鐘變得十分紊亂。這個大家可以想像,當你從一個習慣的時區突然改變到另一個時區時,體內的生物鐘就會發生混亂,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卻睡不好,該吃飯的時候又沒胃口,整個心理狀態也會受到消極的影響。

所以研究人員就想,如果調整這些循環節律,是否能夠重新設定我們的情緒,從而解決憂鬱症、躁鬱症這樣的情緒異常的問題呢?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確實顯示哪怕只是一晚不睡覺,憂鬱的症狀都能得到緩解,但還需要專業人士的監督下進行。不過遺憾的是,即使睡眠剝奪法能快速有效改善憂鬱狀態,但並不能維持很久,一般在一個星期後,憂鬱症又會捲土重來,還是需要靠服用一些抗憂鬱的藥物。當然即使睡眠剝奪不可以長期解決,但至少有一個新的發現,並對治療憂鬱症有更多的研究空間。


8. 睡眠剝奪 不人道酷刑

大多的睡眠剝奪實驗都是研究人類到底能多長時間不睡覺和它的危害性,不過世界上卻存在著某些不人道的組織一直把睡眠剝奪當做一種酷刑。

所謂「酷刑」是當權者故意對某人使用不人道的折磨等方式讓其痛苦,以達到逼供、懲罰、順從、恐嚇等目的。「酷刑」有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睡眠剝奪就是其中一種精神上的「酷刑」。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5條:「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殘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罰」,也就是「酷刑」是國際所禁止的行為。

所有的「睡眠剝奪」研究中,都是經過參與者的同意和自願後才開始進行。而以酷刑為出發點的「睡眠剝奪」不但沒有經過同意,還極為野蠻和不人道。

2005年美國CIA就被爆出曾為了對捕獲的武裝分子獲取情報,而採取180小時的睡眠剝奪,也就是長達一個星期的睡眠剝奪酷刑。期間不斷逼迫囚犯走動、更換牢房,甚至讓他們入睡,然後亂棍打醒他們。我說即使是囚犯,也不能饒過正規的法律,像野蠻人一樣使用酷刑對待吧,囚犯終究也是個人。當然美國絕對不是唯一使用過睡眠剝奪酷刑的國家。

睡眠剝奪,美容覺,睡覺

有一個一黨專政的國家也在使用酷刑,我想大家應該都猜到是哪個國家了。

根據2006年中國人權觀察報告,在2005年「酷刑」及不人道待遇依然廣泛的存在於中國的各國家機構,其方法包括:踢踹毆打、電擊敏感部位、懸吊、和剝奪睡眠等不人道行為。

數以萬計的公民繼續被組織非法拘留或監禁,他們的基本人權受到侵犯,而且處於遭受酷刑及虐待的高度危險中。根據聯合國對酷刑問題的特別報告員Manfred Nowak到中國探究後,不管是睡眠剝奪酷刑或其他酷刑,至今仍然在暗地裡進行著。特別針對的對象包括:部分家庭教堂團體、法輪功人士、西藏和維吾爾受刑人等。

事實上,當有人提出申訴時,政府往往花費很多精力闢謠或隱瞞酷刑的發生,也許為了保住國家形象還是什麼的。不過最大的問題是,當酷刑的幕後主腦是政府時又怎麼說呢?致使實施酷刑的人無懼被捕或懲罰,造成這不人道的事情持續在世界發生。

好,回到睡眠剝奪這裡,只要一天不睡覺,我們就已經非常難受了,所以更別說酷刑般強迫不睡覺經歷一個星期或更長時間。

當然我這裡不是在故意黑中國什麼的,有很多人可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雖然只是個小小頻道,但我做影片、文章的初衷在以前也和大家分享過了,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探索與了解這個世界。你可以選擇相信或不信,我這裡只是儘量提供更多正確的觀念和資訊給大家,把真實的事情說出來,提供更多的思考與判斷空間。我也相信越來越多中國人也明白,現在到底在發生什麼事。

好,我們就不說的太遠了,以上就是你可能不知道的8個睡眠剝奪的事實。那你對不睡覺還有什麼其他看法,都可以在下面留言咯。


【原創內容】歡迎轉發分享,禁止複製、轉載、抄襲


文字不夠有趣?看影片:

這文章不錯!馬上轉發給朋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維思維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