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燒腦 EP06】不為人知的地下樂園秘密!你是那3%邏輯型人格?

世界上只有3%的人口為邏輯學家型人格,極為罕見,你就是當中的一位。

快速目錄

上集說到你抵達了神秘館,在那裡你認識了一個自稱小傑的男子。通過了解,原來神秘館只是隱藏地下樂園的掩飾。你們一同來到了一間謎題房,謎題共有三道。以你的邏輯與聰明才智很快就通關,同時也得到了22分鐘的獎勵。疑惑的你望向兩人,但卻被投來了銳利的眼神。

時間過去了5分鐘,房間內的女子和小傑也同一時間順利通關。

【恭喜您得到了人生17分鐘獎勵。】螢幕上顯示著。

兩人拿起手機看了看。突然,那位女子朝你走來。

「給我你的手機。」

你看著她愣了一下,女子馬上手指著門票上的二維碼。原來用手機掃描入門票上的二維碼,可以得到一些個人在樂園的資訊。

(名字:沈默的偵探小姐)(樂園時間:22分鐘)(戰績:-)

(怎麼小傑沒告訴我?…)

「不賴嘛,第一次來就得到22分鐘。我看你還是別指望那個男的會教你什麼。他跟著你是因為新手第一關都比較容易。他肯定又是哪個有錢人雇來的吧。就讓老娘好心告訴你吧,默默。」

(默默?)

樂園時間就是你能待在這裡的時間,除了每次進入遊戲後時間會停止計算。你在這裡待的每一刻都在倒數中。如果時間為0就會被強制帶離這裡,當然如果每次通關,獎勵的時間就能讓你可以一直待在這裡。

(待在這裡的好處是?)

「當然是鑽石啦。每通關5次就能換取一顆價值10萬的鑽石。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就是為此而來。有些人呢就不一樣了(瞄了一眼小傑)。畢竟是地下樂園嘛,這裡除了鑽石外,還有很多外面非常難找到的稀有珍物,像是世界上最稀有礦物矽硼鈣鋁石、只有科幻小說才有的反物質、珍寶名畫、上古器具、機密情報,還有稀有罕見的動物部位等等。當然得到這些的條件都不一樣,但只要你能待在這裡就有機會獲得。」

突然一聲巨響。

【人到齊遊戲開始】

「忘了說..如果繼續待在房間,系統就會默認進入下一關了喔。」

【60分鐘內解決這三道題,通關者得到獎勵,失敗者接受懲罰。】

「還有別輸了喔,懲罰可是會奪走你的樂園時間。而負時間的話,到外面就得背負,每-1分鐘=10萬的債務喔。」

(O.O)(-10分鐘=100萬債務)


第一題 賽船

兩位朋友A和B到了河邊划船。由於他們覺得只是划船太單調沈悶了,因此打算比誰划的最快。他們制定了100米的距離看誰先到終點。

第一局,A到了終點,B只划到了95m。

B不服氣打算再比一輪。第二局,A讓B 5米,把起跑點延後5米。

如果他們的體力和速度都與上一局一樣,那第二局會是誰先到終點呢?

看答案

第二局答案還是A先到終點。首先我們知道划船是個蠻耗體力的活動,但因為已經表明體力和速度和第一局一樣,並且沒有作弊或放水的行為。

因此如果和第一局情況一樣,「B到了95米,A已到100米」。另一點是「同樣起點時A是快過B的」。如果A和B都同在95m的起跑點,那結果就一定是A先到終點。

當然這題也可以計算A和B的時速,然後再計算各自所用的時間,也一樣可以得到答案。

第二題 賽船2

正當A和B玩得開心的時候,突然C也想來參與比賽。但由於河不夠大,一次最多只能兩人比賽,因此他們只好輪流下場。

A、B、C制定了個規則,贏的人可以繼續留在船上,輸的人必須下場換另一個人比。以此類推三人輪流上場比賽。他們划了一個早上,結束後他們不記得總共比了多少局,但各自都記得自己參與了多少局比賽。

A參與了15局、B參與了10局、C參與了17局。三人都沒有平局的情況。

那請問誰輸了第二局比賽?

小提示:

  • 兩個人比賽,第三個人觀賽。
  • 贏的人可以繼續留在船上跟剛才觀賽的人比,輸的人則必須替換剛沒比的人上場。
  • A比了15局,B比了10局,C比了17局。
  • 沒有平局。
  • 請問誰輸了第二場?

看答案

這題看似有些混亂,但很快你就知道答案。答案是B輸了第二場比賽。

首先,A參與了15局、B參與了10局、C參與了17局,總共是42局比賽。但因為每局兩個人參加,所以實際三人總共比了21局。

這樣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因為輸得人必定不能連續上場,那表示參與少於一半,也就是少於11局的人必定全輸。那麼10局的B,必定全部比賽都輸了。如果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列出來。

假設B有贏了其中一局比賽。第一局A和B比,B贏了。接下來他9局都輸的話,到第十九局過後,B已經上場了10局。那麼接下來的二十局、二十一局就只能是A和C比。但規則是輸的人必須換另一個人上場,所以這樣就不成立。

因此必須把「只有參與10局的B」安排在每隔一局,也就是第2、4、6、8、10…雙數局。這樣才能在符合規則的情況下完成21局。所以第二局比賽輸的人就一定是B。

第三題 邏輯學家

某天,J邏輯學家和Q邏輯學家在海邊度假偶遇。在閒聊過程中談到孩子的話題,邏輯學家J說:「我有三個兒子。」

邏輯學家Q問:「他們都幾歲了啊?」

邏輯學家J回答:「他們三個歲數乘起來是36,同時三個歲數加在一起正好是今天的日期。」

邏輯學家Q想了想說:「呃,條件還不夠。」

邏輯學家J又補充道:「噢對了,我忘了說,我大兒子養了個吉娃娃。」

邏輯學家Q聽後,滿意地說:「好,那我懂了。」

那請問邏輯學家J的三個兒子分別幾歲?

小提示:

  • J:「我有三個兒子。」
  • Q:「他們都幾歲了啊?」
  • J:「他們三個歲數乘起來是36,還有三個歲數加在一起也正好是今天的日期。」
  • Q:「呃,條件還不夠。」
  • J:「噢對了,我忘了說,我大兒子養了個吉娃娃。」
  • Q:「好,那我懂了。」
  • 最後一句不一定要是我大兒子養了個吉娃娃,也可以是我大兒子養了隻貓,我大兒子喜歡畫畫,我剛買了一雙新鞋給大兒子。
  • 請問邏輯學家J的三個兒子分別幾歲?

看答案

J的三個兒子分別是2歲、2歲、9歲。

首先,我們要列出能相乘答案是36的三個數目,也就是:

1x2x18

1x3x12

1x4x9

1x6x6

2x2x9

2x3x6

3x3x4

然後,他們加起來正好是今天的日期。儘管我們並不知道今天幾號,但以邏輯學家Q的角度一定知道。不過他卻說條件不夠,那就表示這裡有兩個或以上的相同號碼,讓他不能確定是哪組數字。也就是1+6+6和2+2+9。這樣看來,邏輯學家J的兒子有雙胞胎,但不知道是第二和第三個兒子呢,還是第一和第二個兒子。

所以當邏輯學家J告訴Q:「噢對了,我忘了說,我大兒子養了個吉娃娃」,其實這句話是在告訴Q:「我有一個大兒子」。那就表示第二和第三個兒子便是雙胞胎。因此最後答案是2歲、2歲和9歲。

那你說這提示會不會太牽強了點?其實不會。首先前面已提到兩個人都是邏輯學家,自然彼此都知道彼此的邏輯線。J知道Q在思考是大的雙胞胎還是小的雙胞胎,而Q知道J一定會提供這個線索。因此只要有提到這個線索就能得到答案。

當然如果其中有一個邏輯不夠清晰,只提供:「我大兒子養了個吉娃娃」,那還以為線索是「幾歲能養吉娃娃」什麼的。

雖然比上一關難,這三道題看似有許多數學計算,事實上如果邏輯夠清晰,這三道題對你來說都不難。最後你花了15分鐘就通關。

【賓波~恭喜您得到人生45分鐘獎勵!】

小傑望了望你,馬上丟下手中的謎題朝你走來。

未完待續…


【原創內容】歡迎轉發分享,禁止複製、轉載、抄襲


文字不夠有趣?看影片:

這文章不錯!馬上轉發給朋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維思維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