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知道的FBI讀心術!眼睛不會說謊?腳才是!

要發現一個人有沒有說謊,大多人會認為首先觀察的是臉部眼睛。但就因為臉部是人們最常注意到的地方,所以人們想掩飾也會從臉部表情開始著手。人們常說「眼睛不會說謊」,其實「腳」才是!

我相信大家看了上篇「解讀臉部微表情」後,很多人會對這類解讀「非語言背後意思」內容感興趣吧。那今天就進一步講講,比起「微表情」,更能看穿內心真實訊息的「肢體動作」。

我相信對肢體語言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看過這本由30年資歷的美國FBI喬.納瓦羅所寫的《FBI教你讀心術》吧。裡面分析了各種肢體動作的含義及原理。那今天就來分享一些書中有趣的案例和分析給大家吧,讓你一次了解這些「肢體語言」背後的意思。

快速目錄

為何肢體語言更誠實

所謂「肢體語言」和「口說語言」一樣,都是人們傳遞訊息的一種方法。「口說語言」是一種主動的傳遞方式,而「肢體語言」則是一種被動的傳遞方式。舉例說,一個人向另一個人索取東西的時候,口頭告訴對方:「請給我這個東西」或「我需要這個東西」。在說話的同時,會發現手會無意做出向前伸的動作,而這個動作並非故意做的,而是下意識的反射動作。就很像一個人在講電話的時候,為什麼明明對方看不到,仍然還會比手畫腳呢?

原因是在我們大腦裡有個叫「邊緣系統」的結構,裡面包含掌管情緒的「杏仁體」和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當人受到某種刺激後,邊緣系統會做出相應的反射動作,因此往往這些動作都是反應人們最真實的心裡感受。

邊緣系統,杏仁體,海馬迴

我們「說出的話」可以用意識來控制,而「肢體語言」是下意識無意做出的真實反應。這就說明,「肢體語言」會比我們「口說」的還要來的誠實。談話中觀察肢體動作,就很可能理解這個人內心真正的想法。而在書中提到,「非語言行為」大約佔了所有人際溝通的60%到65%。

就算你不是FBI、偵探、警察,看懂「肢體語言」,都對你的友情、愛情、家庭、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肢體語言分析

很多人認為觀察「肢體語言」是先從眼睛開始,其實腳才是最容易看出破綻的地方。這和人的原始求生機制有關。在遠古的時候,當人類遇到危險的時候,腳比任何部位都還要快做出靜止、逃跑、戰鬥的反應。所以我們可以先從腳開始觀察。

1. 腳的方向

我們通常會面對我們喜歡或傾向的事物。假設你想找一個人或一組人聊天,當你上前打招呼時,想知道他們是否歡迎你的加入,可以觀察他們的腳。他們是整個人轉向你呢,還是只有身體或頭轉向你?如果只有身體或頭轉向你,那表示他們只是禮貌的回應一下你,事實上並不想和你繼續聊下去。

肢體語言,腳的方向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人,不管是站著或坐著,交談中腳的方向是朝向門口的,這時的意思是「我想離開」的信號。當然,不一定都是因為不想和你繼續聊,有時只是他在趕時間或有事情要離開一下。

有一次,作者喬納瓦羅和他的一位客戶談了5個小時,他突然發現客戶的腳呈現一前一後和身體往前傾,就像是要站起來的姿勢。喬探員便問客戶:「你是不是有事要離開?」客戶回答:「是的,我並不想不禮貌,但是我需要打個5分鐘的電話。」雖然客戶交談中一點也沒有表現不耐煩,但是腳卻暗示了喬納瓦羅這些信號。

所以,當你發現一個人身體向前傾,手按在膝蓋上,腳呈現一前一後,這是準備站起來的動作。看到這些動作,那就表示不要再拖延了,要快點結束這段對話。

2. 腳的擺動

腳在上下擺動,類似敲打節奏,表示一個人高興或是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一般上,腳尖抬起,這是一種對抗地心引力的現象,表示快樂愉悅,這就和一個人高興時蹦蹦跳跳一樣。

當然,有些時候,腳被桌子遮著了,我們也不會彎下身探頭看,這不禮貌嘛。那這時我們可以觀察人的肩膀,一般腳在擺動的時候,肩膀或衣服也會跟著抖動的現象,而我們可以注意這些地方。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我們觀察所有「肢體語言」時,很多時候我們也要考慮環境的因素和個人等其他因素,詳細的準則後面會提到。就像抖腳,有人天生就有腳過敏的情況,或是本來就有抖腳的習慣,這些都不是因為開心或緊張所導致的。如果盲目的下結論反而容易造成誤判。

關於抖腳,也要注意抖動的頻率和多長時間擺動一下。如果抖動頻率大幅增加,有時只是不耐煩的表現或想事情加速的反應,也要觀察當時環境的因素,像是等待下課前的學生也會有這種反應。

3. 雙腿大開

雙腿張開站立,不只是讓我們站得更穩,也是壹種佔有領地的表現。這是一種「靜、逃、戰」中的戰鬥反應,也就是當人感到威脅時,佔有領地是其中的一種,宣示自己地位的信號。

這些可以在政治人士、老闆、上司中發現,他們的腳通常是大開的,這表明一種地位的宣示。所以當兩個人坐著談話時,如果對方的腳突然從合併變成大開,那就要注意談話內容是否冒犯到對方了。

政治人士,雙腿大開,佔有領地,肢體語言,川普,普京,安倍晉三

而喬探員也建議,如果兩人談話不愉快時,腳稍做合併可以讓情況得以緩解,讓對方覺得你攻擊性沒那麼強。

4. 腳交叉

腳交叉是談話中感到舒適和自信的表現。因為交叉腳這個動作會大大降低人體的平衡,如果遇到危險要逃跑時會變得困難,因此交叉腿是只有人在自在或自信的時候才會做出的動作。

腳交叉,跩,自信,肢體語言

就比如一個人在電梯裡自在交叉腿,但當有陌生人走進來時,他立馬會恢復回雙腳站穩的狀態。這是邊緣系統的反射動作,告知:「前方有未知出現,要準備待命。」當然同樣,所有這些動作也都要理解個人及環境等因素。

喬探員就提到,有些犯人因為要假裝輕鬆,因此會故意雙腳交叉靠著牆上,這時沒經驗的警員就以為他們是無辜的,但在他綜合其他暗示來判斷,這只是犯人假裝鎮定而已。

5. 身軀

好,看完腿我們了解一下身體又是怎麼透露訊息的。

身軀裡包含各種活著必要的器官,包括心臟、肺、消化系統等。如果沒有保護,它們都是非常脆弱的部位。而人下意識出現的保護動作基本分為3種:背對、拉開距離和遮擋。

就像前面說的,當一個人不喜歡或感到威脅時,人們通常選擇側身或背對他們。但我們都知道,側身或背對他人說話是個不禮貌行為,因此身體的距離就是一個信號。當人們感到不喜歡或威脅時,身體會下意識往後傾斜,就像是閃躲什麼東西一樣。

不過,如果情況無法或不能做出拉開的動作,這時身體就會選擇做出阻擋的行為。遮擋的東西可以是身前某樣物品,或是直接用手做屏障。

女性一般會雙手交叉放在腹部前,或是將一隻手臂放在胸前,然後另一隻手抓住這隻手的手肘,這是一種消除緊張不安的保護和安撫動作。如果談話中發現這類動作,那很可能是「不自在」的信號。

安撫動作,抱胸,肢體語言

在學校開學的前一段時間,可能發現一些女生會常常將筆記本抱在胸前,隨著時間長了,對環境和人的熟悉度增加後,會發現她們也會把筆記本放在身體一側,表示沒有了開學時那種不自在的感覺。

而男性可能不想被人發現,通常他們的保護動作總是比較細微的,比如整理衣袖、摸手錶、伸出手去拿東西,這也是讓手臂護住胸前的動作。不過,再次提醒,也要與環境等因素一起解讀。

而反過來說,如果喜歡某一個人,就會做和這3種相反的動作。這個可以在男女約會的時候看到,如果雙方都彼此喜歡,會下意識的把前方的東西挪開,更願意的把自己身體前面袒露給對方,說明我和你之間不需要間隔。同時,身體也會不自覺向前傾。

另外,還可以注意對方的動作,是否每當你做出一個動作後,他也會不自覺做出類似的動作。一方做出摸臉,另一方也做出摸臉;一方笑,另一方也會笑。這是一種「鏡像效應」,同步動作是心理自在與和諧的跡象。人們會覺得與自己類似的人更有魅力,更容易被與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

6. 手的擺放

剛才也提到,對抗地心引力的動作通常都是表示開心情緒。一個人手往高抬無疑是高興,表示他現在正處於正向情緒,因為手往下垂,貼緊身體是一種保護自己的信號,表示感到不安、心情不好。如果在小孩身上發現這種常抑制手臂的舉動,那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受到虐待的信號。

喬探員曾經在一家游泳館發現這個信號。游泳館裡有一位女孩的舉動引起了喬探員的注意。女孩平時表現外向,但每次母親在場時,女孩的雙手動作就會變得很少。於是喬探員仔細地觀察,發現女孩手臂內側有瘀青的跡象。喬探員馬上告訴了這裡的主管,結果不出喬探員的預料,女孩經常遭到母親的虐待。

小女孩,受虐待,肢體語言

7. 撫摸動作

一個人用手擦鼻子、摸臉頰、脖子、下巴又或是頭髮,並不表示一個人在說謊。這些舉動都是一種「安撫動作」,常常會出現在人緊張不安的時候。因為安撫動作會使體內釋放一種叫腦內啡(endorphin)的荷爾蒙,達到緩解緊張壓力等情緒。

當然,儘管安撫動作會出現在緊張不安時,但也不能排除撒謊的可能性,因為有句話說:緊張的人不一定說謊,但說謊的人一定緊張。

8. 抱胸

抱胸有很多意思,就像是前面說的,可以是一種隔開保護的作用,可以是抱住自己的安撫行為,又或是表示他感到冷了。不過,抱胸有些時候的確是這個人感到冷,但這也不能排除緊張不安的情緒。

喬探員表示,當人不安的時候,身體為了戰鬥或逃跑準備,血液會流到腳部,增加腿肌肉的運動能量。因此,當血液遠離皮膚表面時,我們就會感覺冷。

這個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緊張不安的時候,臉色都會比較蒼白。還有,如果在餐桌上吵架時,接下來很容易就會沒胃口,這是因為消化系統也獲得比平時少的血液而感到不舒服,這時血液都優先流到了腳部,以便快速做出戰鬥逃跑的行為。

夫妻吵架,父母吵架,沒胃口,肢體語言

9. 觸碰

要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討厭我們,可以根據手碰觸的情況來看。通常人們喜歡某個人時,觸碰是典型的示好表現。觸碰表示接受的信號,因為誰也不會願意去碰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就像熱戀的情侶一樣,兩人越喜歡對方,接觸的越親密。反之,冷戰的時候,越是把手收起來。反過來說,禮貌的觸碰對方,像是握手、擊掌、輕拍、擁抱,也可以讓他人感受到你的友好。

10. 露出雙手

當然,儘管是禮貌的觸碰,由於每個人內心標準不同,所以觸碰並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的最佳示好方式。那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展露手掌,因為與別人交流的時候,我們總是希望看到他人的手。當一個人把手隱藏起來時,雙方交流的時候也許不會那麼愉快。

因為手是可以做出攻擊性的部位,像是握武器、器具等,展露雙手是一種表示「我對你沒有任何隱藏」的信號。約會中女生有時會把玩她頭髮,如果不是手背而是手腕內側朝向對方的話,表示這女生對你是有興趣的,這和許多人抽煙時手腕內側朝向對方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想要拉近關係,交談中就不要把手藏起來咯。

玩頭髮,肢體語言

好,剩下的臉部,上集已有「微表情」分析了,想了解的可以點右上角的資訊卡看看咯。

最後,要注意的是,在判讀這些「肢體語言」時,也要考慮一個人的「基準行為」,也就是了解這個人哪些動作是平時放鬆狀態就會做出的行為,哪些是特殊舉動。同時也要了解當時的「環境背景」有沒有影響。在觀察的時候,最好是「多注意幾個暗示」,更多注意「什麼時候是真的」,「什麼時候是裝出來的」。

但最後還要強調一下,了解「肢體語言」並不是要「拆穿謊言」,而是理解當下「傳遞的訊息」,讓我們能夠更了解身邊的人事物。喬探員也表示,即使像他這樣資深的FBI探員,成功從肢體語言中破解謊言的機率也只有50%而已。


【原創內容】歡迎轉發分享,禁止複製、轉載、抄襲


文字不夠有趣?看影片:

這文章不錯!馬上轉發給朋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維思維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