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標題所見,我們要來談談黑洞。因為在2019年4月10號,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終於公佈了。誒?也許有些人會不理解,明明在印象中確實之前看過黑洞的照片,那為什麼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呢?其實,在這之前的所有照片或圖像,都是人類經過推算然後用電腦模擬或藝術加工出來的畫面。沒錯,這些全部都是,除了這張。
這裡主要是讓大家了解黑洞。我相信大家都能在網絡上找到關於首張黑洞照片的資訊,所以這裡就不詳細說明啦。好,我們就進入主題吧。
黑洞
事實上黑洞是種質量相當大的天體,而並非一般「洞」的概念。會稱它為黑洞是因為這天體不會發光也不會反光,即使是光,只要一靠近都會被吸進去。黑洞可以說是質量非常大的末期恆星,所以要解黑洞是如何誕生的,那首先就要了解恆星的演化過程。
恆星的演化過程

宇宙中的某處存在著一種龐大的氣體,這氣體內含有大量的氫和氦物質。它的質量和面積非常非常的巨大,也許有100光年(9460730472580.8公里)那麼大,質量則相當於600萬個太陽的質量。這氣體也稱之為星際雲。
然後這些物質會在自身重力下坍缩。這個收縮過程中,氫原子會旋轉和高速碰撞,聚集在中心部位的溫度就會持續上升。一旦溫度達到了某個值就會聚變成氦,釋放出極大量的能量,以輻射的形式向外擴張。然後由其引力的對抗下,這兩種力量以一種微妙的方式達成平衡。這時,一顆恆星就誕生了。只要核內持續進行聚變,恆星就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在形成恆星這個過程中,也會由於質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
1. 棕矮星
我們以太陽質量為標準。小於0.08個太陽質量時,由於它質量太小無法引發聚變,它將沒辦法形成恆星,說難聽點就如一個失敗的產物,我們稱之為棕矮星。
2. 恆星
大於0.08但小於0.5個太陽質量時,它就可以成功變成恆星。由於它質量小,發出的光會偏紅,所以我們稱之它為紅矮星。這種恆星雖然發光量不強,但壽命卻很長。
3. 黃矮星
如果質量大於0.5但小於8倍太陽時,它會發出偏黃或黃白的光,我們稱之為黃矮星。在天文正式名字是GV恆星,太陽就屬於黃矮星的其中一類,壽命大約為100億年左右。一般來說,質量越小壽命就會越長,質量越大壽命就會越短。

4. 藍巨星
如果質量在大於8倍太陽時,它就會發出偏藍白色的光,我們稱之為藍巨星。它壽命就更短了,所有這些演化出來的我們稱它們為主序星。
另外,當質量大於太陽越多的時候,核心內的熱能和壓力就可以使它們合成更重的元素:氫(Hydrogen)、氦(Helium)、氖(Neon)、碳(Carbon)、氧(Oxygen)、矽(Silicon)、鐵(Iron)。質量越大,它能達到的極限就越重。至於紅矮星和黃矮星的質量不夠大,所以它們也許只能達到氦和碳或氧的程度。
當然了,它們核心元素達到極限重時,就會脫離引力的控制逐漸膨脹。大家都知道,氣球膨脹到一定程度最後會是怎樣?那當然是爆炸嘛。
爆炸後會形成什麼?
1. 白矮星
所以黃矮星爆炸後在收縮就成了白矮星。雖然是同樣道理,但是藍巨星質量更大,所以就達到了最終的鐵元素。在持續增加組成鐵元素達到一定程度的量後,同樣的輻射能與重力之間的平衡就瓦解了,核心就開始崩塌,隨後以1/4的光速移動,持續餵給核心更多的質量。這過程就像形成白矮星一樣,但是密度更大,最後就形成超新星爆發(supernova),最後可能會產生中子星或是黑洞。

2. 中子星
如果質量不夠大就會形成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非常大,可以比喻成把一個太陽塞進一座城市一樣的巨大。它是靠著電子間的斥力對抗著引力,所以不至於被引力壓垮。
3. 黑洞
但是一旦質量大於中子星的密度上限,也許就像3個太陽要塞進一座城市一樣,連電子間的斥力也沒辦法支撐的時候,整個內核就會無限地坍缩。因為質量太大,一坍缩就沒辦法停下來了,所有的質量會被壓縮到中間的一個奇點裡,於是就形成了一個黑洞。
如果我們看向黑洞,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它的事件視界。黑洞本身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是它外圍正在被吸入的物質。因為我們唯有靠著這個界線看到它,所以叫視界。任何東西只要越過這個事件視界,就會立馬被吸入當中的奇點。奇點的引力非常非常的強大,幾乎達到無限大。無論什麼東西,只要靠近它,都會變成基本粒子,就連光速都無法逃逸。

不過,再怎麼強大的黑洞也有滅亡的一天。黑洞會經由一種叫「霍金輻射」的過程而蒸發。但是這個過程卻非常的緩慢進行。假設有個太陽一樣質量的黑洞,它大概要經過10的58次方年(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才會散去0.0000001%的質量。然而這個過程會不斷地加速,直到非常遙遠的將來,其他星球不知道已經死了多少回後,才能看到黑洞慢慢的越來越小,最後釋放出數十億倍的核彈爆炸結束了它的一生。
確實黑洞還有很多事情可以講,但是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啦。那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下面討論咯,也許以後會做黑洞第二篇的文章也說不定。
【原創內容】歡迎轉發分享,禁止複製、轉載、抄襲